当前位置:首页 > 茗博专栏 >  茶艺知识

老别山北部片区古茶园

茗博茶艺师评茶员培训

老别山“北部片区”古茶园,主要分布在老别山北端往北延伸的山脉上。或者反过来说,是北部怒山体系的碧罗雪山往南延伸,形成了老别山。处于碧罗雪山南端、老别山北端的“北部片区”,山脉、河流整体呈西北一东南走向。云县、凤庆、昌宁三县的古茶园,就顺势分布在这一狭长山地一带,312省道也顺着凤庆河谷和右甸河谷,沿三县从东南往西北方向延伸。这一片区古茶园的知名度,相对比老别山中部和南部古茶园高一些,如云县漫湾的白莺山、保山昌宁的温泉、漭水等古茶园,还有凤庆香竹箐那棵树龄3200年的古茶树,都很有名气。


1.云县白莺山古茶园云县白莺山古茶园是云县漫湾镇大丙山古茶树群落的主要区域,位于东经100。19~100°21',北纬4°17~24°39',海拔180米~2300米之间,南北纵距6公里,东西横距1.6公里,分别属于白莺山和核桃岭两个村民委员会,居住有布朗族、拉祜族、彜族(包括俐侎人)、汉族等民族。大丙山区南北两面被东西流向的澜沧江及其支流罗扎河拦腰切断,使横断山在此变成“纵断山”;东西两侧分别是澜沧江和安乐河(罗扎河支流)。


四面的江河把大丙山区包括在中间,使其形成一座“孤岛”似以的古茶山大丙山区的白莺山先民,在采集野茶的过程中,将野茶引{种到房前屋后,并将引种后的茶称为“本山茶”,由此开始了茶树的引种驯化。在引种选种与茶树自然杂交变异的过程中,形成了形态、品质有明显差异的新品种,这些新品种被当地人称为黑条子茶、二嘎子茶、白芽子茶、滕子茶、柳叶茶豆蔑茶、红芽口茶、贺庆茶等。多种类型的“新品种”茶,与原产地的“本山茶”和弓引进的勐库大叶种茶共存一园,形成白莺山古茶园独特的景观白莺山古茶园目前仍保留自生、半野生和人工栽培古茶树180多万株,分布在12400亩山地和村落中。其中白莺山村127万株,核桃林村57万株。在180万株古茶树中,除本山茶3.6万株、勐库茶173万株外,其余皆为上述“新品种”茶。种类繁多的白莺山古茶园,是茶树种质资源的宝库,是茶起源的历史见证,是独一无二的茶文化、茶科学旅游探险的胜地。

这里有必要提一下凤庆香竹箐古茶树。该茶树位于凤庆县小湾镇锦秀村香竹箐,地理坐标为北纬24°35′~24°51′,东经100°04′53″,海拔2245米,基围584米,株高106米,冠幅10.1×103米,树龄3200年。是世界上现存最粗最古老的栽培型古茶树。


2.凤庆大寺乡古茶园凤庆县古茶园虽比较分散,但凤庆大寺乡古茶园却值得一提。该茶园位于凤庆县城以北10余公里,北望澜沧江,主要分布在平和村及永新团结村,特色是以凤庆大叶种为主,可称之为凤庆大叶种的“始祖库”。平和村有栽培型凤庆大叶种古茶树500亩,代表性古茶树根部周长1.85米,直径059米,树高7米,最大叶片长19厘米,宽13厘米,显毫特多;永新团结村有近500亩栽培型古茶树,其中白岩大茶树是凤庆大叶种的典型,根部周长18米,树高12米。大寿乡古茶有凤庆县“第二栽培型”古茶树,该树位于大寺乡岔河村羊山村民小组,被称为“羊山茶”,该树围粗354米,树干直径113米,树高87米,树幅7.55×6米。据统计,云南27个县境内发现一米以上干径的古茶树只有16棵,凤庆县就占两棵,这是凤庆的荣耀。保山昌宁县被誉为“千年茶乡”,其古茶园主要分布在温泉、漭水两乡镇。


3.昌宁温泉古茶园312省道从云县县城往西北穿行,过凤庆县城,出凤庆县境,抵达的第一个乡就是昌宁温泉乡。昌宁温泉乡位于昌宁县东南部、云县西北部,东西最大横距2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20公里。国土面积236.1平方公里,居住着汉、彝、白、傣、苗、傈僳、回、纳西、景颇、布朗、满等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3000多年前,各族先民就在这片土昌宁地勢西北、西南、东北三面多山,中部有右甸河纵贯其境。S312省道沿右甸河谷地从东南方向的凤庆进入温泉乡,在县政府所在地田园镇境内转向西部和西北部,蜿蜒进入保山隆阳区。境内最高点为东北部(澜沧江西南部)的灵隐寺山,海拔2467米,是昌宁与凤庆两县的界山,也是温泉乡最有名的千年温泉乡有古茶树三万多株,多分布于灵隐寺山下的联席村带。联席村有古茶树两万多株,其北的新河村约6000~7000棵,其余古茶树分布在于其相邻的松山、关山等村寨,春茶产量达20吨。由于上述古茶园都紧靠灵隐寺山,所以可统称为温泉灵隐古茶”。“灵隐古茶”树龄多在千年以上,且枝繁叶口茂,多为大叶种。编号BJR047号古茶树,基部干围2.9米,树高1.5米,海拔2078米,地理坐标为北纬24°57,东经99°78′。为温泉乡联合村芭蕉林村民李德村所有。在联合村一带,这样的古茶树比比皆是。拥有众多千年古茶树的温泉乡,因此成为了名符其实的“千年茶乡”。


4.昌宁漭水古茶园漭水镇地处昌宁县东北部的澜沧江西岸,距县城15公里,国土面积311平方公里。境内最高海拔2850米,最低海拔1240米,沿江的花岩河、茶山河、漭水河黄家寨及老厂望江楼一1有古茶园31680亩,其中大叶种茶园23680亩,古茶树5000亩,野生茶树群落3000多亩,是澜沧江流域茶叶发源地之一。发掘于漭水镇黄家寨的昌宁大叶茶、漭水原头种及发掘于温泉乡联席村的温泉源头茶,都属国家级地方有性群体种,是昌宁县独特的茶叶资源。2006年5月,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虞富莲,云南农业大学普洱学院茶学系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蔡新以及杨世雄、王平盛、张俊、许玫等专家对昌宁漭水温泉古茶树资源给出的结论是:漭水黄家寨大叶茶、温泉联席村“原头茶”是优质资源。主要特点是茶多酚、儿茶素含量高,尤其是功能性成分EGCG(表没食子丿L茶素设食子酸脂)比例大,制茶品质优。


同时,在这两份资源中都有3%的四倍体单株,这在遗传育种研究上具有重要价值。昌宁人工栽培茶主要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寺院、房前屋后园边地垦种阶段,如明洪武年间僧人在(右甸坝西麓)碧云寺种植的“碧云仙茶”,田园镇新华、石佛山的千年古茶、漭水沿江茶山河及温泉联席村的大茶树等;第二阶段为小坱砍树烧地后顺山成单行种植阶段(株行距1米左右),如温泉西山、漭水河尾等地还有少部分地块;第三阶段为等高带状条植阶段(上世纪五十年代);第四阶段为等高开梯、深挖茶洶种植阶段(上世纪七十年代);第五阶段为错位定植阶段(上世纪八十年代)。第一、二阶段种植的茶,构成昌宁古茶树主体。除了上述五县一区山头茶,昌宁县西部保山市施甸县和西北部的保山市隆阳区,也有古茶园。这两县区所处山脉往南延伸,形成老别山“南部片区”的镇康、永德两县的山地。这一地区东边被湾甸河、镇康河两条南北走向的河流隔断,西临波涛滚滚的怒江,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小板块”。在这个“小板块”中,保山施甸县、隆阳区境內仍有300年至800年以上栽培古茶树由于保山龙陵、腾冲县和隆阳区怒江以西地区及德宏州古茶园属于高黎贡山头茶,故不再此描述)

热门阅读

0871-63624009 / 15394971001

昆明茗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中国茶艺师、评茶员培训卓越品牌 | 开设课程有普洱茶茶道培训课程-茶艺师培训课程-香道培训课程-评茶员培训课程

中国-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建设路180号协信天地2栋(公寓楼)7楼

茶艺师培训

版权所有©2019 茗博苑茶艺师评茶员培训机构 保留所有权利  滇ICP备05006870号-1  技术支持QQ:464748053